最近有幸在Sofasoda的問問先輩上接了我的第一個學生,在幫對方做履歷健檢的時候同時也分享了些自己的面試經驗,意外發現效果還不錯。回頭再想想自己在新加坡這5年裡面過的公司從FAANG 、本土大型公司、歐美外商、到金融和互聯網的新創公司都有,也算是有累積出自己對面試的一套看法,這篇文章提到的都是我親身經歷過並且覺得很有效果的方法,總共有4點,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1. 平時就要累積面試的籌碼

常聽人家講「有認真思考過的東西才是你的。」以前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我總是在面試前幾天瘋狂看Youtube的面試影片或是網路上的面試文章,心想照本宣科面試就穩過,但嘗試了幾次之後才發現面試當天腦中根本對於自己寫的筆記一片空白,真的講得出口的東西都是那些已經內化成血液的內容,也就是只有那些被我用心想過的東西。

因此為了讓自己能夠保持這樣的狀態,我後來訓練自己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想過3個問題:

  1. 為什麼做?(發現了什麼問題?怎麼發現的?)
  2. 你做了什麼?(採取了什麼行動?)
  3. 做出來後產生了什麼影響?(誰受到了影響?stakeholder的feedback怎麼樣?)

基本上如果這3點都能夠很有邏輯地回答出來,那就代表你對於手上正在執行的任務有一定的瞭解程度,而這之中的細節也正是面試官想聽到的東西, 一般來說如果在任務執行的當下沒有好好想過細節,那通常面試前不論再怎麼樣準備也都不太能回想起來了。(文章推薦:新鮮人面試必看,把握 STAR 原則讓你脫穎而出

分享一個最近的例子,如果你曾經面過Facebook 或是Google,應該會知道這兩家公司很愛用loop interview的形式搭配各類型的題庫問問題(聽說Amazon也是這種模式)。基本上面對這樣的形式如果平時沒有準備的話一定是直接掛掉,因為他們會用設計好的題目從各個角度問你問題。

今年面Facebook的時間表,用一天的時間面四輪,總共四個面試官依照不同的面向問問題。

2. 回想你參與過最成功的Project是什麼

我想這點應該並不陌生,畢竟對於面試官來說要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去了解一個候選人的程度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你給出一個你曾經參與或主導過最成功的Project了。除了能讓面試官知道你所謂的「成功」有沒有真的達到一定的標準之外,也能看出你在表達自己參與過最成功的事情是不是能夠條理分明,如果連敘述自己最成功的作品都講的零零散散,那大概也沒必要再問下去,這類型題目也是我這次在面Facebook 跟Google的時候都有被問到的問題。(職位分別是Business Integrity Associate 跟BI Program Manager)

原則上準備這道題的方向不脫離第一點提到的原因、成果和影響力,但可以的話最好也準備一些關於「面對挫折」的環節,因為這會讓你的故事聽起來更有說服力。但要注意在描述「挫折」的時候最好是給出「令人意料之外」的挫折,而不是那些你可以「事先避免」的。

舉例來說如果你描述的挫折是:「東西做出來之後發現大家沒有在用,所以你做了XX改變」,就容易被導出一個結論是「你在做東西之前沒有做好溝通」;但假使你換成,「東西做出來之後,某天突然發生了XX事件,導致其中的XXX部分受到影響,因此你做了XXX更動,然後再次上線」,這樣不但會讓面試官覺得你很有邏輯,不僅能夠面對突發狀況,而且做事情也有條有理,並且認為你是個能夠解決問題的人才啊!

坦白說分享「挫折」這件事情是我一直覺得有點刻意的作法,因為每個人定義的「挫折」標準都不太一樣。有時候一個小小的back and forth 你的同事覺得很麻煩,但你可能卻覺得很普通,但現實上來說人們真的很喜歡聽關於「反轉」的情節,也就是小時候常聽的那種主角苦練多年之後,被大魔王打傷但重新訓練自己後又戰勝魔王的故事,所以如果能準備一些面對挫折的情節我認為會對面試很有幫助。

3. 用最後的Q&A來了解你的工作

網路上有許多文章在解釋Q&A對於面試的重要性,大部分都是說要透過Q&A展現給面試官看你對於這份工作的熱忱,但我認為Q&A真正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你去了解這個職缺存在的意義,因為這會決定你未來在公司內的定位。

以我自己做數據分析來說,我通常最好奇的就是公司的數據文化,到底公司雇用我是來做Data ATM還是Data Consultant?這兩者在公司的定位就差非常多。

原則上只要是圍繞著「公司為什麼開這個職缺?」的題目都很值得一問:目前這個部門的挑戰是什麼?會面臨到對內、對外哪些問題?我是來救火的還是因為團隊擴編?是來打雜的還是做重要的事情?公司對這個職位的短期和長期規劃是什麼?如果公司是經過仔細考量後才決定開這個職缺,一定都能夠回答的很完整且流暢;但如果你發現連你未來的reporting manager回答的都沒什麼邏輯或只是很General的隨便回答,那就應該好好斟酌一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均一場面試時間40分鐘的前提下,對於面試官來說最後的Q&A頂多是加分項,但絕對不會到印象翻轉的程度,所以千萬不要為了塞滿時間而問了一堆你在網路上看到覺得很酷的題目。畢竟面試官對你的印象早就在前20分鐘就差不多定案,如果對方早就不喜歡你,應該是巴不得你不要浪費他更多的時間才對。

4. 裝也要裝的你看起來真誠又可靠

最後寫寫心態的部分。

所有人都喜歡和可靠好相處的人共事,當然也包含你的面試官;在面試準備完善的前提下,當天表現得越是自然也越能夠讓對方覺得你是個真誠可靠的人,也因此面試當天我都會盡可能避免自己散發出緊張的感覺,畢竟面試官如果不覺得你可靠那也是前功盡棄。這邊也同時呼應第一點,平時就養成累積面試籌碼的習慣能讓你面試當下表現得更加自然

坦白說我自己從小就一直是個容易緊張的人,就連彈自己最喜歡的鋼琴也是。小學三年級開始學鋼琴之後曾天真的以為只要不斷地站上舞台表演就會突然某天不再緊張了,直到自己大學畢業都開完了畢業音樂會我才發現找出與緊張共處的方法才是正確的心態,因為只要夠在乎就一定會緊張

如果還是覺得很難克服緊張感,我這邊提供幾個方法:

  1. 主動開話題,不要等對方來問
  2. 多用自己的故事包裝你的回答
  3. 面試開場用輕鬆一點方式介紹自己,提升第一印象

原則上大方向就是把主動權拉到自己手上並讓場面不要太僵,畢竟回答一個陌生的問題可能很難,但說自己的事情就很簡單,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讓自己隨時都保持在準備好面試的狀態對於面試會不會過關的影響非常大。

最後,如果你還想聽我聊聊更多關於面試的想法跟工作經驗,也歡迎收聽我在朋友頻道上的分享。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