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上出現一大堆關於Social media content moderator 這份職缺的訊息,前陣子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agent在有大量台灣人的社團Po文找人,也直接表明是臉書全球大型社群媒體公司,不但不要求特定技能,薪水還直接開上新幣4600(台幣10萬)起跳,最高還能到6000新幣,甚至幫忙辦EP(新加坡最高等級工作簽證),重點還幾乎只鎖定台灣人。

根據我的了解,這家全球大型社群媒體公司找了好幾個外包公司去找人,這幾家外包公司又委託了不同的headhunter找人,雖然不同外包公司給的福利不太一樣,但都保證薪水能給到4600以上,以台灣長期低薪的環境來講,真的沒什麼理由好不直接答應的。

尤其現在新加坡除了房租跟餐廳價位明顯比台灣貴以外,其餘日常生活的花費跟台北幾乎一樣,以這個薪水來講一個月要存到7萬塊台幣根本不是問題,更何況聽說還有績效獎金可以拿。

但就是因為實在太吸引人了,所以我覺得不寫這篇不行。

這篇文章之所以會誕生除了因為有不少人看到我的blog後主動聯絡我跟我討論了這份工作,激起了我一些心得以外,主要也是因為這次的手法跟之前蘋果招約聘數據分析師的方法幾乎一模一樣,差別只是規模大小而已。所以想趁這次機會寫寫自己過去的經驗。

底下是蘋果當年招分析師(約聘)跟這次social media content moderator 的共通點:

  1. 幫你辦最好的簽證,給很高的薪水
  2. 不要求特定技能,還會提供training
  3. 大都外包,然後外包公司一開始不會讓你知道背後金主是誰
  4. 知道是誰後發現都是全球最有錢的那幾間公司

而底下是我在蘋果待了一年半後所總結的心得:

  1. 這些科技巨頭不缺錢,只要人能趕快上工,所以能給很高的薪水
  2. 你和正式員工的福利差異會非常大
  3. 他們也不想要花時間在找人上,所以大都外包,因此你實際上的雇主是那間外包公司,在你的簽證上的雇主也是寫你的外包公司
  4. 外包公司都會跟你說有機會轉正職,但除非你自己有管道證實,不然這真的聽聽就好
  5. 簽約時他們都會跟你說這個專案的長度(eg: 2年),但實際情況是他們只要在至少一個月前通知你就能夠解僱你,而且這一個月的時間還是因為新加坡政府規定要保護員工所給的serving notice;如果是在美國,他可以叫你隔天就不用來上班
  6. 最後一點,也是這兩份工作最大的共通點是:幫助機器學習。這也說明了第一點為什麼這些科技公司願意給這麼高的薪水,因為他們需要人趕快上工來處理這些資料,畢竟要儲存資料很簡單,但要過濾資料卻很麻煩。如果累積越多「好」的資料給機器分析,AI也能夠提供更準確的判斷依據,也因此他們訂定的target通常很高,而且也會定期escalate。

所以根據以上六點,如果問我這份offer到底該不該答應,我都會希望至少能夠想想如果這份工作不能讓你做一輩子,你該怎麼樣跟你下一個雇主解釋你在這份工作內得到什麼,或是最少你要回答底下這3個問題:

  1. 你為什麼要離開這份工作
  2. 你在這工作之內你學到了什麼
  3. 你所學到的東西又能為下一份工作帶來什麼價值

雖然這些問題在還沒接下offer前就得想清楚實在很難,但這三個問題就是確確實實我在離開蘋果時最常被問到的三個問題,而我想這3道問題也是在離開這家大型社群媒體公司後一樣有很高機率會被問到的問題。如果以上三個問題都答不「好」,那這份工作終究只給了你一個玻璃做的光環,因為它可能實質上並沒有帶給你任何你能帶走的東西。

以我的了解,在這種工作之中用的分析工具通常只是公司內部自己設計的軟體,所以在履歷上是沒辦法寫你會使用這個軟體的。而假如又是放棄了原本看起來更具有發展性的工作而來的話,那就得更努力想好一套令面試官能滿意接受你當時離職的理由。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個說詞設計得好的話當然你能夠為自己加到不少分,因為面試終究只是一場套路熟練度的展現。畢竟頂著大公司的光環,還是有很多人會好奇你到底做了什麼,光憑他們對你比其他面試者更有好奇心這點,就夠讓他們在聽你說話的時候更專心,比別人多出一些錄取機會。所以如果要補個第四點,那就會是 4.想想怎麼利用下班時間。因為在第一印象已經比較高分的情況下,多做的努力都會是很大的加分。

很開心托網路的福有不少人看到我之前的文章後來問我的意見,當下收到這些訊息除了蠻開心自己寫的文章有造成一些影響以外,也很開心很多人還是願意先主動了解再決定的。

如果還有問題也很歡迎私訊我 Linkedin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