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圖真的是貨真價實的!!只是每間學校不一樣!
如果用在我服役的學校,那就是把「實際上我是」那格換成「朋友認為我是」XD
分發到大樹國中之後,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可以用超涼來形容也不為過
6:40 起床開教室門窗
7:30 出去吃早餐
8:00-12:00 在警衛室守門口
12:00-14:00午休
14:00-18:00繼續守門口
18:00自由時間
由於在警衛室的時間基本上都沒事做,除了拿乾洗手噴蒼蠅,還有滑手機以外,剩下就是看書了
(這張是我從警衛室看出去的校園)
而這裡的天氣最近則是一直下雨,似乎是颱風過後的外圍環流所造成的
有時一早起來就在下,到中午又停了,但晚上又下了
有時會下一整天,有時又會剛好在吃飯的時間下
阿,補充一點,買早餐的時候都會經過一個營區
每天早上看到那兩個在門口站哨的阿兵哥就覺得我真是幸福=v=
話說從上禮拜到現在一共看了四本書吧
「從0到1」,「給予」,「老師,你會不會回來」(看到一半),「富蘭克林自傳」(正在看)
現在還有一本21世紀資本論躺在我旁邊,打算看完富蘭克林自傳後再來看。
說老實話從來沒想過一個不愛看書的人
居然會在當兵的時候開始漸漸喜歡上閱讀,可能因為平常除了跟我打招呼的老師們
能跟我對話的就只有書本上的文字了吧
開始認真看書之後才發現書本的奧妙之處,書本看似在傳達一個故事或一些心得給你
但卻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你思考的習慣
雖然才看了三本,但已經有些想法想要慢慢去嘗試了
但我當然也不是能夠專注到一天可以花上六七個小時在看書
其實大概也有二分之一的時間在滑手機吧XD
幸運的是,自己在大學有多參與一些不同的活動能夠認識不同面向的(FB)好友
看著他們的動態,雖然是在滑手機,卻也能夠稍微督促自己要往前進
看到學弟選上了YEF代表,正在為參訪努力中
看到有人在國外實習,有人拿了創業比賽的冠軍
有人已經出國唸書,而且也是很好的學校
還有很多人正在努力前往自己的目標
雖然是滑手機,但看到比自己年紀還小的人都已經這麼努力
那,我呢?
剩下的這十個月大概就是人生中腦袋能夠花最多時間來思考的時間了
口口聲聲說著要出國念金融,但到現在好像都沒拿出想念金融的動力
記得在7/16前往成功嶺的火車上,坐在我旁邊的是一個台大財經的大四畢業生
他曾經錄取麥肯錫實習,最後選擇到日本的野村投資銀行實習
使我實在不得不非常佩服他的能力
因為麥肯錫只收不到五個實習生,而大學還沒畢業就進去投資銀行實習更是少之又少
多少人要去搶那僅僅1%的位子,而現在獲得那1%位子的人就坐在我的旁邊
我問他:你們台大有這麼高比例能錄取這些一流公司是有特地針對這些公司準備嗎?
他告訴我:他們從「大一」就開始準備了
針對Case練習,去考證照,去修課
從大一就開始鎖定目標,到大四都不曾改變,最後成功抓住目標
讓我想到彼得.提爾在從0到1裡面寫到:
「真正厲害的是獨霸一方,而不是去跟人競爭」
想想自己儘管認識了不少人,參加了不少活動
但好像都沒有自己真正確定的方向
這個學一點,那個學一點,到最後跟人家拼的時候都是把自己的能力東湊西湊
但卻沒有讓人驚豔的能力或是專業,所以最後都無法達成目標
雖然知道不能嘆氣,但還是會羨慕那些確定目標然後勇往直前的人們。